top of page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六年一月號
Hong Kong Culture - 《不完美的美

愛美之心,人之皆有,可得天獨厚的總佔少數。如符家浚在《自動棄權》中所唱「我未夠他得天獨厚 我也想對這塊鏡擲石頭 我照鏡子也很擔憂」,正正道出現今社會大部分人對自身平凡外表的態度。

 

隨著科技發達,社會上出現一個個修圖軟件,而不少愛美人士則開始利用不同軟件為自己「整容」:大眼、紅唇、瓜子臉,一幅幅與真人相距甚大的相片上載於社交網站,換取成千上萬的like 和讚美。可是,每當夜䦨人靜時,有誰想過那照片上完美無缺的人真的是現實中的你嗎?


 

Higgins (1946)在自我差異理論(self-discrepancy theory)中提出每個人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可分為三方面:實際自我(actual self)即你或他人所認為真實的你;理想自我(ideal self)即你或他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應該自我(ought self)則是你或別人認為你應該有的樣子。我們會希望將實際自我(actual self)與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差距縮到最少 。另外,每個人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也不同,並不一定反映現實,例如身形瘦削的人依然可以認為自己肥胖,而自我概念(self concept)亦受不同因素所影響,包括信仰、價值觀及文化等 (Myers, 2013)。

 

整容、化妝及瘦身廣告隨處可見。香港潮流文化鼓吹外在美,這種風氣漸漸成為社會規範(social norm)。參考Bandura (1977)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大眾從小受重視外表的環境文化薰陶,漸漸靠向社會潮流,越來越重視外表,並以瘦為美。受文化所影響,大部份人,無論是身形適中或纖瘦,他們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也會覺得自己肥胖。同樣地,這種心態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少人對實際自我(actual self)的樣貌感到不滿,於是透過修圖所塑造的所謂完美來獲取別人的肯定來達到理想自我(ideal self),從而拉近實際自我(actual self )與理想自我(ideal self)之間的距離。

 

Fredrickson 及Roberts(1997)的自我厭惡(self-objectification)理論指出社會把人的身體當作第三者來評論,卻忽略其他個人素質,如自身能力及性格。 人們,特別是女性會把自己的身體當作物品,由第三者角度去評價這件「物品」,並建立習慣性監督自己外表的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自我厭惡(self-objectification)或會引致不少認知上及情緒上的問題,包括對外表感到羞愧和焦慮、減少留意自身的內在情況,在嚴重的情況更會引致抑鬱症、飲食失調等精神病(Mercurio & Landry, 2008)。

 

雖然社會著重外在美,但有趣的是外表未必與自尊心掛勾。 Robert Zajonc(1968)的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提出隨著一個人、事、物不斷出現在眼前,人便會單純地因為其熟悉感而產生好感,正如自己的外貌。由於人的外貌並非相稱,我們在鏡子所看見的臉與別人所看見的臉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較多熟識及喜歡在鏡子中左右顛倒的自己,而別人則相反。這亦可以解釋為甚麼我們大多覺得照片裡的自己不好看(Bornstein & D'Agostino, 1992)。「論學位 論外表總是缺憾 戀愛上競爭難道靠誠懇」,其實在戀愛上的競爭, 外表卻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配對假說(matching hypothesis)指出如果潛在戀愛對象的魅力指數與自己是同一水平,那麼他們會更容易互相吸引(Walster, Aronson, Abrahams & Rottman, 1966)。簡單的說,我們普遍會選擇在外貌及智力水平相等的人作配偶,若兩人之間的外貌水平不相等,則可以在智力水平上作補償,就好像很多年輕貌美的少女會與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年長男士結婚。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外表的不完美或缺陷而感到不自信,甚至會認會其他人在嘲笑、歧視自己的外貌,因而產生整容的念頭。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人們受自己的思維所局限,以主觀的感受和價值觀而非客觀資訊作分析,會導致感知失真、判斷不準確,造成不恰當的心理反應及想法,例如本身自己對外表缺陷有負面態度時就較易認為其他人對自身我缺陷持負面態度。從根本上說,是自身心態的問題(Myers, 2013)。

 

其實,世上本沒有對美與醜的定義,唐朝鼓吹豐腴為美,現今社會追捧纖瘦,這只是一種潮流,誰說我們一定要跟隨潮流,難不成人的一生,只取決於一張臉?若沒有醜的對比就沒有美,正如沒有黑暗的比較何來有光明的出現,最重要的是改變心態,學會從不完美中發現美,而非盲目改變自己去追求那會隨時間消逝的外在美。如泰戈爾所說:「你可以從外表的美来評論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這樣來評價一個人。」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CHEN Zhanshe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is very kind advic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ornstein, R. F., & D'Agostino, P. R. (1992). Stimulus recognition and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4), 545-552.

 

Frederickson, B. L., & Roberts, T. (1997). 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 173–206.

 

Higgins, E.T. (1987). 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y Review, 94(3), 319-340.

 

Mercurio, A. E., & Landry, L. J. (2008).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well-being: The impact ofself-objectification on women's overall sense of self-wor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Sex Roles, 58(7-8), 458-466.

 

Myers, D.G. (2013). Social Psychology. NY: McGraw-Hill.

 

Walster, E., Aronson, V., Abrahams, D., & Rottman, L. (1966).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d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508-51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