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sion 2015-2016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號
Hong Kong Culture - 《無盡》
「人生夢一場革命至蒼老 難得夢一場革命不老」,Supper Moment以一首「無盡」訴說了看似不設實際,其實很有意義的夢想,以音樂鼓勵大家勇敢地去捉緊每一個夢想。
人生很多時候都充滿著無奈,總是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學著、做著社會教給我們的一套。自牙牙學語起我們彷彿已經被社會的框框套住,活在社會規範(social norms)下。我們要學習兩文三語,要學習各種才藝,擠破頭不過是爲了進入所謂的名牌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然後做大家眼中高薪厚職的醫生、律師……社會,就像歌詞所說的,將我們一個一個倒模,將我們一個一個雕刻成石像。Bandura(1977)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指出人自出生以來就在不斷學習別人的行為,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變成一個靠近社會標準的人。
醫生?律師?哪一個是你的夢想呢?或者應該問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撇除社會將它們定義為高薪厚職且受人尊敬的「理想職業」,想做醫生的你真的有一顆醫者仁心嗎?想成為律師的你又是不是真的想去維護法紀、為社會的不公出一分力呢?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筆者也不是在批評醫生和律師,只是想帶出:其實多少人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呢?其實社會的那一套並不代表什麼,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的另一個名稱是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ning),社會的學習除了最常被談論的環境因素外,還有個人對環境的認知與及個人行為這兩個因素。三元間彼此影響才能確定人的學習行為。也就是說,我們有權選擇不活在「社會」這個框框裡,亦可以不認同社會的一套想法,不從眾(not to conform)。若果你是不甘被倒模的那一個,就請你用剩餘力氣去吧!做你想做的、該做的,追尋你的夢想吧!
但是,同樣地,我們也不能完完全全否定在社會規範的存在價值。沒錯,有些時候在社會規範的確是熄滅了人們去追夢的滿腔熱誠,換個角度看,社會規範同時亦避免人們去做一些遠離道德規範的事情。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偷竊的行為不可取。這時,社會學習論便能讓人們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避免了人們去偷竊或是作惡。追尋夢想固然重要,但筆者認為,明辨是非更加重要。
談到夢想,很自然就會想到周星馳電影的一句經典對白:「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夢想對人的意義除了是讓我們有別於鹹魚,亦是人快樂的來源之一。Frisch(1998)定義快樂 為人們達成人生中重要目標滿足、自身需求和願望的程度。若要活得有意義,人不能沒有目標,目標的訂立對人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有著正面的影響(Emmons,2003)。然則,追尋夢想其實是能夠為人帶來快樂的。
心理學家(Porter & Lawler, 1968; Vroom, 1964)提出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提倡人們的工作動力(motivation)是來自對努力過後所得到的報酬的期望。舉個簡單的例子,想著達到一定的業績便能得到額外的分紅,便會更有動力工作。這種被外在力量,如金錢、名利或其他獎勵,所牽引的動力稱之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這套理論在職場上的而且確可以令員工士氣大增、提升工作效率,但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是短暫,一旦這些所為的報酬消失,人的動力也會隨之減退。所以,在追夢的道路上,這套理論並不適用。因為追夢之路往往是坎坷的,途中會有「太多太多構思踫壁」、「太多太多理想壓抑」,我們並不會時時刻刻得到別人的稱讚和鼓勵。我們必定會迷失,甚至「最後連自己都相信勇氣不再熱血結霜」,失去了動力,想放棄夢想。 這時,不妨回頭看看從前那個熱血、努力奔向夢想的你,找回初衷,繼續前行。所謂的初衷就是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也即是我們投入在一件事中,並找到箇中的意義又或是將事情賦予意義,而產生的動力,比起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更持久。若然你身邊有這樣一個在熱血追夢的人,多關心他、給予他認同吧!你這些微小的行動,將會成為他前進的一大動力。因為追夢其實是一種獨特自我的發展,旁人的尊重、關懷和認同,對於追夢者而言,是一種肯定,無形地鼓勵他們在世俗的眼光下繼續去尋覓理想。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在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red Therapy)中被廣泛利用。在這裡,筆者也想送給各位追夢者一句:加油!
夢想的意義並不是在於能否完成夢想,而是在追夢的過程有所得著。蘋果公司已故總裁喬布斯曾經說過:「即時你現在所看見的未來可能是迷惘不清的,你並不知道現在的所作所為對你的未來有什麼意義,亦不知道現在遇到的這些人、這些事對你的影響。但是,或許在很久以後你驀然回首,你就能將這些走過的路連起來,找到當中的意義。而正正是這一路走來的一切一切,成就了今天的你。」最後,筆者寄語大家「或許到最後沒有完美句號,仍然倔強冒險一一去征討。」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Henry K. S. 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is very kind advic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Emmons, R. (2003). Personal goals, life meaning, and virtue: Wellsprings of a positive life. In R. Emmons (Ed.),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pp. 105-128).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risch, M. (1998).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and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5(1), 19-40.
Porter, L. W., & Lawler, E. 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IL: Richard D. Irwin, Inc.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