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sion 2015-2016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六年九月號
Hong Kong Culture – – Season 4【生活】《很想走遍這世界》
「旅行,給了我一個極度珍貴的機會,可以暫時獨立於撫養我、教育我、灌輸我的社會,冷靜清醒地當一個旁觀者,做屬於個人的思考。從那些框框條條的世界鷹架中脫離……摸索理解這個世界如何牽連又相互運作、既共存又相斥的複雜關係。在顯然動態的旅行中,釐出靜態的時空,找尋自己能夠信賴寄身的價值;並,為了能夠像一個旅人般擁有獨立思索的自由,而感謝上天。」 ——胡晴舫《旅人》,作者字裏行間描繪出旅行所賦予我們的意義給予我們一個思考機會。踏入「旅遊旺季」,香港人不時選擇岀外旅行來渡過這炎炎夏日,不知道剛回來的旅行者或「眼睛想旅行」的你對《旅人》中的看法有沒有身同感受呢?
人們普遍把休閒旅遊(recreational travel)定義為一個工作以外空餘時間的休閒活動,而心理學家則將其定義為一個心理體驗(Iso-Ahola, 1983)。
Levin & Louviere(1980)視一般旅行為一套感知上的關係,把一些可觀察和客觀的屬性映射到個人主觀信念和看法。而以下兩項研究便支持「休閒旅遊是一種心理體驗」這說法。Sadalla & Staplin ( 1980a )發現,若旅行路線較容易被記住,人們會偏向認為比較難記旅行路線更長,即使實際路程相等。同樣地,他們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人們偏向認為那些具有較多交叉點的路線更長( Sadalla & Staplin, 1980b )。
有別於《旅人》,社會心理學家以另一個角度看待旅行,Iso-Ahola(1983)指一個人旅行次數越多,則被視為越有經驗,擁有越多經驗,就越明智。人們普遍把去外國旅遊視作成功,並將旅遊與個人能力掛鉤(如金錢,語言技能,勇氣)。在缺乏客觀標準作比較的情況下,人們往往藉着社會性比較(social comparison)去進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藉以確認自己的屬性和了解自己想法和能力(Myers, 2013)。所以,有些人去旅行背後的目的未必是放鬆心情,而是去提升自身社會地位和超越他人。
另外,不少香港人會選擇跟隨旅行團或親朋戚友一起去旅行,藉此維繫感情。Pearce(1982)指旅客抵埗後,便容易跟當地社會隔絕,由同行旅客和導遊則擔當起緩衝角色,幫助他們處理困難。透過他們內團體(in-group)的交流和導遊提供的協助,大多數旅客會逃避當地文化和避免與其他國籍的人接觸(Pearce, 1982)。然而,此等情況是受到社會性認定(social identity)而造成內團體(in-group)與外團體(out-group)所影響。社會性認定指個人意識到自己的團體成員身分,而內團體是「我們」認為自己屬於的「組織」(Turner & Reynolds, 2004)。Tajfel & Turner (1979)發現我們會分類(categorize):將自己和其他人放入不同的類別;我們會辨認(identify):把自己與特定團體聯繫起來,從而增加自信;我們會比較(compare):將自身所屬的團體與其他團體作比較,過程中會對自己群體有所偏頗(bias)。這內團體,除了區分了旅客和本地人外,亦可劃分香港旅客和來自其他地方旅客。
不知道大家去旅行之前,會否參考坊間旅遊書籍以作準備呢?有很多旅遊書籍和文獻都會涉及有關旅客該如何「入鄉隨俗」的議題,例如旅客該怎樣迎合和理解其他文化(Pearce, 1982)。在旅客要面臨新的文化規範(social norm)之前,大部分旅遊指南都會推薦一些當地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或提醒旅客一些當地的「潛規則」(Pearce, 1982)。舉個例子,當我們到訪羅馬天主教大教堂時,需要穿上遮蓋臂肩和膝部的端莊衣服和鞋子才能內進參觀(Evans, 2012)。除此之外,在日本用餐時,我們要遵守當地的用餐禮儀,如不要把外面買的食品帶進餐廳吃,及避免將吃剩的骨頭放在桌上。我們知道和理解這些文化規範後,為了不遭到當地人的嘲笑或排斥,我們都會選擇跟隨,而這可解釋為規範性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為了獲得他人接納或喜愛而從眾(Myers, 2013)。
我們心裡常想著去旅行,然而,我們去旅行背後目的究竟是為了些什麼?是因為大勢所趨?是「人有我有」的心態?是為了讓自己增強自信和社會地位?若然現實中,旅行能給我們一個如此珍貴的機會,可以暫時獨立於撫養我們、教育我們、灌輸我們的社會,我們又能否好好把握呢?假若我們不甘願人云亦云,那就由下趟旅程開始洞察、記錄、理解,試圖參與你腳下的土地,為它尋找一個專屬於你的意義,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地球上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又或者,回到生活,一切都變了又一切都沒變。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CHEN Zhanshe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is very kind advice. With his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Cialdini, R. B., & Goldstein, N. J. (2004). Social influence: Compliance and conform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5(1), 591-621.
Evans, A. (2012). DK eyewitness travel guide: Rome.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Iso-Ahola, S. E. (1983). Toward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recreational travel. Leisure Studies, 2(1), 45-56.
Levin, I. P., & Louviere, J. J. (1981). Psych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ravel demand modeling. Transportation and Behavior, 29-61.
Myers, D.G. (2013). Social Psychology (11th edition). NY: McGraw-Hill.
Pearce, P. L. (198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ourist behaviour. Oxford: Pergamon Press.
Sadalla, E. K., & Staplin, L. J. (1980). An information storage model for distance cogniti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2(2), 183-193.
Sadalla, E. K., & Staplin, L. J. (1980). The perception of traversed distance: Intersec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2(2), 167-182.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33-48). Monterey, CA: Brooks/Cole.
Turner, J. C., & Reynolds, K. J. (2004). The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in intergroup relations: Theories, themes, and controversies. In M. B. Brewer & M. Hewstone (Eds.),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Malden, MA: 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