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sion 2015-2016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六年四月號
Hong Kong Culture - 《丹麥女孩?》
「這不是我的身體,我必須放他走。」電影《丹麥女孩》的主角莉莉·埃爾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自己身體裡潛在的「女兒身」。這齣電影在香港上映以來便引來各方好評,最出色之處莫過於電影細膩地描繪了主角變性的心路歷程,讓不少港人感動,更成功把變性議題帶入香港。每討論變性議題,不能或缺的便是釐清性別 (sex) 和社會性別 (gender) 的分別:性別單指我們出生時的生理結構是男(擁有XY性染色體)或是女(擁有XX染色體),但社會性別指的卻是由社會訂立、用以區分男女的條件和框架,例如男性是「堅強勇敢」的,而女性則是「溫柔文靜」的。世上很多人都很幸運,我們的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也就是個體主觀認為自己所屬於的性別都一致,但像電影主角一樣面對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 GD,指的是個體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生理上的性別)亦有人在。
在心理學和精神學界中,構成性別不安症的原因還沒法確定 ,在眾多較受歡迎的理論中,除了嬰兒在母胎中有不正常的荷爾蒙釋放外,其他的都和父母親有密切關係,尤其在眾多解釋性別不安症的理論中都提及到,一個沒有父親陪伴的環境會讓孩子有性別不安症的機率大大提升,當中最著名的兩個理論如下:第一個是和父母對孩子有特定偏愛的性別有關 (prenatal gender preference),就算出生的孩子不是偏愛的性別,他們仍然會以那種方式養大孩子,無意間鼓勵了性別不當行為(gender-inappropriate behaviors),例如讓兒子穿裙子,這便是心理學上的「父母渴望異性孩子」模型(“Parental Wish for an Opposite Sex Child” model)(Bolich, 2007)。 第二種則和父母親性格有關,研究指出如果母親比較強勢,例如過份保護孩子,而父親和孩子的關係卻比較疏離,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強勢的母親/疏離的父親」模型(“Dominant Mother/Distant Father” model),則更大機會讓孩子面對性別不安症(Bolich, 2007)。
變性是一個重大的決定,過程中要面對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困難。香港居民如想更改香港身份證上的性別,涉及諸多要求以及程序,其中便需要完成上身及下身手術,手術風險十分高,除了外觀未必完美外,甚至要面臨殘廢、喪失性功能等風險。完成手術後,更需要接受終身的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儘管如此, 但隨著社會進步,變性議題漸漸得到世界各地更多人的關注。在心理學及精神醫學中一本常用來診斷精神疾病的手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在發行其最新版時,便以「性別不一致」(Gender Dysphoria, GD/Gender Incongruence, GI)的概念來取代被認為有負面烙印的「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GID)(Beek, Cohen-Kettenis & Kreukels, 2015 )。由此可見,世界開始關注負面標籤對性小眾的影響。此外, 根據香港的《婚姻條例》,婚姻是指一男一女自願終身結合,在2013年以前,變性人的婚姻是不被允許的。但在2013年「變性人婚權案」-- 變性人W小姐一案中,終審法院裁定變性人有權以變性後的性別結婚(The Legislative Council, 2014),反映出香港在保障性小眾權益上邁出了一大步。
或者現在的你因為各種因素讓你一時沒法接受變性人,但我們應當明白他們的不同,並不代表不正常,我們該尊重這些「不同」,而不是帶著歧視眼光去看待它們。
延伸閱讀:
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 GD)在幼兒身上並不穩定,很多呈現性別不安症的症狀,甚至被診斷出有性別不安症的兒童在長大後,性別不安症的症狀會慢慢地減退,他們亦認可了自己的原來的性別(即「desisters」- 終止組)。很多人或許並不喜歡或不認可這個發現,但這個發現是有科學根據的,有關方面的研究發現大部分在年幼時被診斷出性別不安症的的人大多數屬於終止組(desisters)。故此,當如果有小孩有性別不安症的徵象時,在未尋求其他解決方法前,最合適的做法並不是去鼓勵他立即去追求他嚮往的性別。當然,有的人身上的性別不安症的症狀並不會隨年齡而消失(即「persisters」-持續組)。如果性別不安症仍存在於青少年期,學者認為症狀就不會再輕易消失,亦傾向支持這些青少年進行變性手術。但無論是終止組還是持續組,大部分患有性別不安症的人士長大後都會成為同性戀者。
Acknowledgement: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Dr. Wong Wang Ivy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her very kind advice. With her guidance and support, students are given the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Psychology in our monthly academic journal.
References:
Beek, T. F., Cohen-Kettenis, P. T., & Kreukels, B. P. (2015). Gender incongruence/ gender dysphoria and its classification histor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28(1), 5-12.
Bolich, G. G. (2007). Today's transgender realities. Raleigh, NC: Psyche's Press.
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practice with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clients. (2012). American Psychologist, 67(1), 10-42.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2014). The Legal Status of Trans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rsons in Hong Kong. Retrieved fromhttp://www.legco.gov.hk/…/chi…/hc/papers/hccb2-1052-1-e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