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

每月心事二零一六年二月號
Hong Kong Culture - 《物質換來的快樂

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之一。小小的街道上,湍流不息的人流和車潮構成了這繁華鬧市的獨特旋律。人們為糊口、為功名、為利祿, 在這個不睡之城付上時間和血汗來換取財富。 假如努力和財富必定帶來快樂,香港人大概是地球上最快樂的人了。可惜,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社會將金錢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但金錢真的是人生的一切嗎?

 

陳奕迅 《陀飛輪》一曲中的「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什麼高興」可說是當今生活的寫照。在物質主義(materialism)盛行的世代,當我們天真地以為功名利祿能滿足我們時,但
 

待物質填滿我們的生活後,「望望身邊 應該有 已盡有」,才赫然發現,剩下的只是有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為了得到社會的肯定,人們不知不覺地成為物質的奴隸。無休止無止境地追求表面的物質,甚至連停下來呼吸一刻都是一種奢侈。默默地加快腳步,但卻不知自己到底是為了甚麼而前進── 令人不禁嘆息:究竟自己的目標(goal)何在?

 

Frisch(1998)把快樂(happiness)定義為重要目標(goals)、需要(needs)及願望(wishes)被滿足的程度。我們對人生的滿意度與目標的達成程度存正比關係,目標就像是我們在人生路上的路牌,指引我們走向人生不同的道路。目標有助人們詮釋自己生命是否有有意義(meaningful)、是否值得(worthwhile)。 一個人有不同層次的目標,這些目標的相對重要性深刻地影響著幸福感(well-being)。若然一個人沒有目標,離快樂(happiness)自然也更遠。

 

Kasser(1993)及 Ryan (1996)指出過份重視外在目標(extrinsic goals),如財務上的成功(financial success)、社會認可(social recognition)和外表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有損幸福感,其中包括活力(vitality)及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同時,外在目標(extrinsic goals)與焦慮(anxiety),抑鬱(depression),自戀(narcissism)及生理上的疾病症狀(physical illness symptomatology)直接掛鉤。

 

一個人如果比較注重名聲(fame)、財富(fortune)和成功(success)而忽視了在本質上有意義(intrinsically meaningful)的目標,可能遇上心理(psychological)和人際關係方面(interpersonal)的問題。因為過份重視物質上的追求有損正面的主觀體驗(positive subjective)和人際關係的滿足(fulfill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阻礙人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Myers(2000)同樣指出在一旦收入超過基準水平,即使再增加,也不能提高幸福感(well-being)。歌詞中一句「我的美酒 跑車 相機 金錶 也 講究  直到世間 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恰恰指出擁有人人羨慕妒忌的財富和奢侈品也未必是真正的富有。物質上富有,那麼內心呢?現在不妨停下腳步,想一想,金錢於你而言真的是那麼重要嗎?擁有無盡的財富真的就是幸福嗎?

 

相比之下,內在目標(intrinsic goals)帶來較正面的影響 。以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和社會貢獻(community contribution)為內在目標(intrinsic goals)的人擁有更高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達成目標( goal attainment )有助增強幸福感(well-being),相反,外在目標(extrinsic goals)的達成則與幸福感(well-being)無關(Sheldon & Kasser, 1998)。簡單來說,我們並不能夠將財富與幸福感劃上等號。

 

盼望能夠過安逸的生活,固然是人之常情,但金錢、權位並非人生的一切。人生從來就沒有地圖、沒有說明書、也沒有界限,沒人說過財富值得我們出賣靈魂。世界也是一樣,從來就沒有一條屬於所有人的大路。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闖出來。有時候,另闢蹊徑並非壞事。若然你有「宏願縱未了」,現在開始「奮鬥總不太晚」。

 

延伸閱讀:
相比起個人目標(individual goals),訂立一個具體團隊目標(specific team goal)更能提升團體的生產力(productivity)。當團體的一份子得知其他隊友擁有同樣的個人目標,他的滿足感(satisfaction)及生產力(productivity)就會更高。例如有研究指出,在報告團隊中,當一個隊員認為團隊中的其他隊員都和他有著相同的個人目標,他便會因此而感到滿足,效率亦會提高。

 

References:

 

Frisch, M. B. (1998). Quality of life therapy and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5, 19–40.

 

Kasser, T., & Ryan, R. M. (1993). A dark side of the American dream: Correlates of financial success as a central life aspi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 410–422.

 

Kasser, T., & Ryan, R. M. (1996). 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280–287.

 

Myers, D. G. (2000). The funds, friends, and faith of happy peop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6–67.

 

Schmuck, P., Kasser, T., & Ryan, R. M. (2000).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Their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to well-being in German and U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0(2), 225-241.

 

Sheldon, K. M., & Kasser, T. (1998). Pursuing personal goals: Skills enable progress, but not all progress is beneficial.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 1319–1331.

bottom of page